學佛道場

首頁 學佛道場 初級課程:人天乘 十惡業與十善業

十惡業與十善業

佛弟子皈依佛、法、僧三寶後,便應該努力學習佛法,活用于生活當中。一般凡夫衆生在信佛後,仍然渴望追求世間的福樂,佛陀便因應他們的根基,說明宇宙間永恒不變的真理—因果定律。

 

因為一切世間事物之出現及演變,是必定有其前因後果;不同業力(前因)之積聚,便會形成不同的現象(後果)。佛說宇宙間所有萬物(小至無數細胞、原子、電子、質子……大至無量的星體、世界)都是不停地運作演變,無有停頓,因此便出現了無數的時間、空間及景物;同時亦因為各種不同的元素互相接觸結合,便出現了世間種種的事物現象(佛說:緣生萬法)。事實上,世間所有出現的事物現象,一一都必定有其前因後果(我們可看到世間無數科學家正就不同的現象數據探求宇宙、地球、人類及其他生物出現及演變的原因),當知所有世間事物絶不會憑空而有,隻是世人愚昧無知,所以撥無因果,以為人死如燈滅,一了百了。這好像我們喝了一杯水之後,很多人會以為水已消失了,但事實上水在我們體内會變成血液、津液等,排出體外會變成汗水、尿液或混入河海,水遇熱會變成氣體蒸發上升,遇冷會變成固體冰雪下降,不斷永恒地演變,所謂:“物質不滅定律”,而所有物質亦會因為本身所具備不同的特性,而出現互相吸引,或者互相排斥的現象,所謂:“物以類聚,人以群分”,佛說這世間的衆生已分别演變成:卵生、胎生、濕生、化生四種類别,由于有衆生積集行善利人的心态及行為,會因為不同程度的善業、習慣力量推動,互相結集,成為天人、修羅或者有福德之人,常受福樂,名為“三善道”;亦有衆生因為積集行惡害人的心态及行為,被不同程度的惡業、習慣力量推動,互相結集,成為畜牲、餓鬼或者地獄的衆生,互相謀害,常受衆苦,名為“三惡道”。而這些善、惡果報會演變成多生多世的延續現象,有一生受報,百千萬億生受報,所謂衆生生死,動經塵劫,無有窮盡,很多時單看一生果報(好人沒得好報,惡人卻福壽雙全),難知累世因果始末。

 

這個世間的凡夫衆生大部分都不明白此理,很多時為了保護自己,或者隻顧眼前的利益好處,又或者是隻顧個人的喜惡感受,往往會覺得理所當然地做出不少侵害他人的惡行,結果犯殃自受,在無情的因果業力演變下,便會招感種種的逆境及無窮的苦難。

 

佛陀的教化猶如光明無量的指路明燈,教導衆生順應着因果變化的規律,努力修改自己的行為,去除種種惡習,廣作利人善行,不斷改善将來之果報。衆生若能依此精進修行,必定能夠擺脫一切痛苦,創造無邊福樂,而這正是佛陀教導凡夫衆生修行“離苦得樂”的法門。

 

不過,善、惡的準則,一般人确實難以釐定,因為每一個人都會認為自己的行為是正确的,而且更是特别喜歡欣賞及誇耀自己的優點;至于自己的錯處或缺點,則絕不願意去面對,兼且更會輕易原諒。但是佛弟子如果不能清楚地判斷善惡行為的準則,實在是難以修行;因此以下便為大家提供一個分辨善惡行為的定義:

 

惡行為 隻顧個人之感受或權利,不惜侵損他人權利的行為。
善行為 基于個人權利,甚至抛卻個人權利,作方便利益他人之行為。

 

雖然,不少佛弟子亦已知道善、惡行為的界定,不過很多時亦會受不住種種利益的誘惑,依然會離善行惡,最後終于自食其果。

 

佛陀說這個惡世的凡夫衆生,一一皆是具有十種行惡習慣,因為不斷放縱惡行,于是便結集成十種惡業,以緻永受痛苦的纏縛。若果不切實戒備,努力改善,那是絕對不能永離諸苦。此十種惡業分别是:

 

身業

1. 殺生—為了食用,玩樂,驚恐或仇恨而殺害其他衆生的行為。

2. 偷盜—偷取,侵損或不合道義地占有他人财物的行為。

3. 邪淫—放縱感官而作出侵損别人或越軌的淫亂行為。

 

口業

1. 妄語 — 欺騙别人的話說,或誇大之謊言。

2. 兩舌 — 搬弄是非。

3. 惡口 — 惡毒罵人。

4. 绮語 — 绮膩浮誇、巴結奉承、矯揉造作、谄媚虛言。

 

意業

1. 貪欲 — 不安本分的欲望。

2. 嗔恚 — 因妒忌、憤恨、埋怨,及種種不滿情緒而引發之怒火。

3. 愚癡 — 執迷不悟的錯誤意念。

 

佛說衆生因意識上貪嗔癡的驅使,不斷造作無邊身、口惡業;而且更習以為常,根深蒂固,令自己飽受無量痛苦;因此,欲求離苦得樂的佛弟子是必須要小心注意與及努力修改一切惡習;不過要停止上述由累劫積來的惡習,絕非易事。事實上,不少佛弟子雖然經過多番積極修改,甚至強制壓抑自己的習慣喜好,但往往都是在表面下功夫,又或者是變成向别人交待而已,而自己的内心卻是煩惱四起,矛盾重重;最後甚至會因為抑壓不住惡習的欲念,終于逃避佛法,畏懼修行。

 

為了幫助大家在修行“止惡行善”的過程中,避免出現上述情況,現有一妙藥良方提供大家參考,相信受用後,大家便不用壓抑或強制自己的喜好,而能輕輕松松地遠離十種惡行,安往在十種如來教化的善行當中。

 

佛說衆生一切善惡行為,皆是唯心所變。心可行惡、亦可行善,心可作佛、亦可作魔,故人人心中都有行善行惡的能力。不過,善與惡卻不能在心中同時出現,所謂心生惡時難行善,心生善時作惡難,好比光明消失,黑暗便出現;光明重現,黑暗則遁隐無餘。此良方者,正是培養以下十種光明善良之完美心量,則一切的惡心、惡行即能自然隐滅。

 

所有佛弟子皆應培養以下十種光明善良的心量 —

 

1. 親仁愛物,慈心不害 —

培養仁慈、博愛之心,尊重一切衆生之權利,愛惜自己眷屬及一切衆生之眷屬,不忍因自利而損害衆生性命。培養此心自然遠離殺業。(即不殺生更會多放生

 

2. 正義不茍,自守廉潔 —

确定做人原則,以公義為主,不義之财物絕不貪取,廉潔操守,不容污玷。培養此心,自然遠離偷盜想。(即不偷盜更會多布施

 

3. 以禮相待,息滅邪念 —

一切衆生有如兄弟姐妹,彼此相處,禮義為貴,又怎忍因淫念興而侵損骨肉同胞?培養此心,淫念即止。(即不邪淫

 

4. 真誠待人,不誇妄言 —

做人處世,真實誠懇,言語得當,絕不浮誇。培養此心,妄言亦難。(即不妄語

 

5. 和睦共處,不弄事非 — 

愛惜親情,珍惜友情,百般維護,緻力和平。培養此心,自然厭離兩舌是非。(即不兩舌

 

6. 溫和敦厚,言無傷人 —

培養溫和寬容敦厚的性格,自然會尊重他人,絕不會出言惡口冒犯。(即不惡口

 

7. 言語正直,不落造作—

培養正直之風骨節氣,絕不矯揉造作,巴結奉承,言語自然真實率直,讨厭虛浮绮語。(即不绮語

 

8. 安份勤奮,離奢望想 —

安住本分因緣,積極止惡行善,開創将來,遠離非分奢望想,培養此心,則腳踏實地,不妄生貪欲。(即不貪欲

 

9. 深明因果,寬厚恕人—             

洞悉因果業力,勇于面對一切不如意事,盡皆寬容接受,培養廣闊胸襟,便能寬恕别人不是,更絕不會因執怪而生嗔恨。(即不嗔恚

 

10. 時加檢讨,遠離邪見 —

對于自己的行為時加反省,遇錯即改,絕不含糊,更不會執迷不悟。(即不愚癡

 

以上十種善良光明的心量,正是離苦得樂的珍貴藥方,隻要衆生能依藥受用,燃點自己心中善良之光明,便可以輕而易舉地改善自己的行為,真真正正地依法受持“諸惡莫作,衆善奉行”,這樣必定可以順應宇宙因果變化的法則,開創美好的将來。

首頁佛學道場弘法影音佛學提問我的